第一时间唤醒 第一时间制止 太原市公安机关3个月下发1.2万起劝阻令

本站   2023-04-04 10:15:14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劝”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 章大军)“请大家一定要相信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牢树防火墙,守好钱袋子。”3月31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劝”新闻发布会,太原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魏毅多次提及请大家一定要相信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资料图)

自2022年12月12日开始,“精准劝”工作开展3个多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把“精准劝”作为“预防警务”的抓手,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联动,针对下发的1.2万起劝阻指令开展见面劝阻工作,提醒劝阻了一大批已小额转账人员,及时唤醒了一大批被深度洗脑人员,止住了大额资金的继续转账,“精准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已成为发案最高、上升最快、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劝”工作,着力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坚决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精准劝”是指在预警劝阻工作中公安民警对已经向骗子账户转过钱、但尚未认识到被骗的受害人进行见面劝阻、精准宣防。反诈工作包括案前宣传、事中劝阻、案后打击,预警劝阻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控发案、降损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准劝”工作中,派出所民警接到劝阻指令,得知被预警对象已经给骗子账户转账后,会及时联系该名群众,要求立即见面开展劝阻工作,或联系其亲友、单位一同开展劝阻,要求停止转账并迅速开展被骗资金紧急止付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受骗群众挽回损失。

“这是与时间赛跑的指令,是与骗子抢钱的赛道。多破一案不如少发一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魏毅表示。

在“精准劝”工作中,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有群众意识到被骗报案时,会向公安机关提供骗子使用的银行账号,那么这个账号就会被紧急止付冻结,而所有向这个骗子银行账号转过账的群众就是民警的劝阻对象,因为已经有群众受骗报案,所以这种预警信息十分精准,民警对同样转过账的群众进行见面劝阻,力争实现被骗损失最小化。

“当前,这一工作依旧面临很多难题。一方面是电信网络诈骗‘升级换代’与反诈手段单一之间存在‘代差’,另一方面是群众‘认知缺失’与内心抵触宣传之间存在‘鸿沟’。我们公安机关曾经有过向同一受害人通过多种方式连续12次发出劝阻,依然没能将其‘唤醒’。加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窝点大多位于境外,呈现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专业化运行的态势,打击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魏毅说。

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知识不对称或虚假感情实施诈骗,比如利用人们兼职挣钱心理的刷单类诈骗,利用人性弱点的做任务式诈骗,利用“损失厌恶”心理的冒充客服类诈骗,利用违法恐惧的心理冒充公检法诈骗,以单身人群为对象的网恋投资“杀猪盘”诈骗等等。诈骗实施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运用各种心理暗示及话术引导受害人与外界隔离,避免外界对诈骗过程产生干扰,导致受害人难以接收劝阻信息,或对劝阻信息表现出抗拒、逃避等态度,这无疑会加大“精准劝”工作的难度。

太原警方提醒,群众的配合对“精准劝”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群众接到公安民警的劝阻电话时,要尽快安排时间与民警见面,见面地点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地方,见面后应如实告知民警自己转账的真实情况,提供转账的明细等材料,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止付冻结工作,尽量挽回损失。

【责任编辑 王大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