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新春氛围浓厚(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央广网上海1月21日消息(记者郭振丹)大年三十,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厨房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走油肉、罗宋汤、杭椒牛肉等菜肴相继出锅,新春佳节的氛围在锅气萦绕之间逐渐浓郁。除此之外,春联、福印、红灯笼等早已在救助站内挂起,一个别样的团圆年准备就绪。
21日,受助人员在这里与救助站工作人员一同度过除夕夜,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康清萍告诉央广网记者,除了团圆饭外,他们还准备了牛奶、沙琪玛、砂糖橘等零食,并组织观看“春晚”,“这些传统的零食吃起来,就会有一种过节的氛围。”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还有2名受助人员将在当天成为“春运”旅客,踏上返乡团圆之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四级调研员唐怀斌介绍,这2名受助人员均在1月中旬来到救助站,因路途遥远、车票紧张,在征得同意后工作人员为其购买了除夕当天的返乡车票。唐怀斌表示,帮助购买车票只是第一步,对于无法及时返乡人员救助站还将为其提供临时御寒场所,对于可返乡人员也将安排工作人员协助其前往车站、踏上列车,并通知家属或当地救助机构,以确保其返乡后生活有着落。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但考虑到救助站内大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为守护好这道“城市安全线”,这里仍然坚持入门核酸检测、入住分区管理。唐怀斌指着一道道警示线表示,在救助站内不同区域有着不同防疫的要求,“例如越过这道线,我们就需要穿上‘大白’服装了。”
救助站设置警示线并提供临时御寒场所(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帮助购买车票在内,救助站的系列服务均为“365天+24小时”不间断。“自入冬以来,我们一直在有序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春节七天也不例外。”康清萍表示,春节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将进一步加大街面及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与巡查频次。对于不愿前往救助管理机构的人员,救助站将当场送上饼干泡面、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以及口罩等防疫物资,并留下印有全市救助管理站地址、电话的服务卡,以确保生活无着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