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志平)近年来,涟源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把排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完善各类风险隐患滚动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实现了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有力维护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坚持系统思维,在联勤联控上出实招。坚持“统筹、创新、规范、有序”的要求,主动融入党政主导、政法主管、部门齐抓的共建共治大格局,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以平安建设为统领,将信访联席办、维稳协调办、防范化解办、矛盾调解中心等部门联合建立常态化联勤值守指挥中心,实现多部门无缝对接、一体化运作,严格执行日调度、周研判、月通报制度,对各类风险化解情况进行定期会商,定期研判,联合督查,强化问责。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五包一”管控措施,充分运用一体化实战中心技术支撑,强化对关键人员、重点人员管控。同时,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切实抓好重大风险防范、信访、反电诈、禁毒与县域警务等5项重点工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深入落实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确定的基本任务,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构建防控体系,在联巡联防上见真章。立足基层平安创建,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程为基础、以雪亮工程为支撑、以警民联防工程为保障,着力构建专群联动、动静结合,点线面相衔接、人技物相配套,各项防范措施相配合、各种防范力量相策应的高效防控新格局,推动风险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区由城市快警、巡特警、派出所、综治办等组建专业巡逻队,设置社会治安巡逻点,开展24小时不间断常态化巡逻;由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单位小区保安和物业、社区志愿者组建志愿巡逻队,开展涟源先锋万人大巡逻,明确在职党员每人每月必须参加居住地社区1次以上巡逻志愿服务或其他社会面清查活动,明确各社区(村)组织巡逻防控活动每周不少于两次。同时,加强雪亮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将已建成的291个村社区公共摄像头与12万多个村民自装摄像头集成到镇村,构建“天网”之外另一张防控网,确保全市各道路、各重点区域摄像监控全覆盖。
做强群防群治,在联调联动上走在前。积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狠抓源头治理,有效化解存量、控制增量,建设群众信访县级“终点站”,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司法局主管,以市综治中心、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依托,整合全市调解资源,对接诉调联动、信调联动,建立了集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分析研判、培训指导、交办督办、考评考核等职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负责调解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和跨区域的矛盾纠纷。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统筹整合各部门、站、所及村(社区)的调解资源同步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负责牵头办理各村(社区)首办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突发事件、非正常死亡纠纷、街道各站所办移送调解的案件和重复信访等案件,原则上1个月内办结,调处不成功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进入行政或诉讼程序。明确由各乡镇街道专职党委副书记分管,实行常态化调度机制,使纠纷调解更加规范高效。市矛调中心开展滚动式督导,对市直行业调委会进行调度督办,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调解现场进行全程指导。一站式矛盾调解工作法作为又一特色品牌在全市全面推进,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