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二丁火箭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纪录,41 颗卫星如何一起上太空?

中新网   2023-06-15 14:18:28

中新网北京 6 月 15 日电 题:长二丁火箭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纪录 41 颗卫星如何一起上太空?


(资料图片)

作者 马帅莎 郑莹莹 陈文达

6 月 15 日,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 41 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目前中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任务。

本次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 06A 星等 41 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影像,为用户提供业态分析、区域普查等遥感信息服务,同时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刷新中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 76 次发射,自 1992 年首飞以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历次发射均获成功,此次发射更是创下中国一箭多星的新纪录。

所谓一箭多星,就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将多颗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近年来,一箭多星发射已向常态化发展,它可以充分利用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好比私家车和公交车,在相同目的地的情况下,公交车不仅能够运送数量更多的乘客,而且效率也更高。

去年 2 月,搭载了 22 颗卫星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最高纪录。今年 6 月 7 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以 " 一箭 26 星 " 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则实现 " 一箭 41 星 "。

41 位 " 乘客 " 怎么 " 坐 "?

一次性将 41 颗卫星安全顺利地送入轨道,首先要解决的是卫星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不仅要保证 " 坐得下 ",还要 " 坐得舒服 "。为此,科研团队根据卫星结构、任务需求,优化 " 座位 " 布局,采取 38 颗卫星壁挂、3 颗卫星侧壁的方式,给 41 颗卫星找到了安全舒适的位置。

据介绍,卫星的 " 座椅 " 由多星适配器和下方锥形支承舱组成。其中,4 米高的多星适配器分成上下两个中心承力筒,38 颗卫星绕中心承力筒按列布置,并保证了星与星之间的安全距离。

其余三位 " 乘客 " 坐哪里?如果为了新增 " 座位 ",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 乘客 " 在飞行阶段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 " 振动和颠簸 "。为了让 41 位 " 乘客 " 畅享舒适飞行体验,科研团队让适配器下方的 " 乘客 " 挪了挪 " 脚 ",在支承舱上开辟出 3 个 " 专座 ",成功让 41 颗卫星全部 " 上车 "。虽然 " 座椅 " 的形式比较新颖,不过采用的都是之前送过 " 乘客 " 的优质部件,有力保障了此次任务的安全可靠。

分组 " 下车 "

卫星数量越多,卫星从火箭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由于本次 41 颗卫星的 " 目的地 " 一致,因此,如何确保 " 乘客 " 都安全顺利地 " 下车 ",按照规定的分离方向和速度精准入轨是圆满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

为了避免在 " 下车 " 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况,科研团队巧妙设计 " 下客方案 ",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

科研团队将多星适配器上的 38 颗卫星,每一层 " 乘客 " 分为一组,共 6 组;下方支承舱上的 3 名 " 乘客 " 作为第 7 组,卫星按组进行依次分离。此外,本发火箭还配套了 10 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之间的距离,保障了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 ( 完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