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烫过度了。专业说就是软化过度,加热过度,定型过度,中间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都可能造成烫后干燥毛躁缺乏光泽度。如果烫发前发质就已经干燥,操作者技术处理不到位,也会让头发雪上加霜,出现干枯毛躁现象。
烫发对头发的损伤软化占70%,加热占15%,定型和一些细节不到位占15%。可见软化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对头发的损伤是巨大的。也可以理解,大多数头发的损伤都和软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烫后头发不光滑应该是下面这几个环节不到位造成的,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资料图)
1、软化:软化是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的,而不是涂抹上去听天由命。对于粗硬健康顽固的发质是需要用加速法来提升软化速度,细软或者受损发质需要用减速法来延长软化时间,因为太快二硫键切断不充分,也会造成弹性减弱。
其次就是软化的测试,现在测试的方法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说法。发型师大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软化的程度。如果判断的方式落后,用十几年前的标准测试今天的头发,那100%会软化过度。再就是一部分人因为担心烫不卷,就人为的延长软化的时间,而这些一点也是造成头发不光亮顺滑的愿意之一。
★正确的做法是:
软化涂抹的速度越快越好,时间差越小软化越均匀。根据头发的质量,决定采用加速法或减速法来控制软化的速度快慢。我的测试方法是对折法,主要是通过对折折痕的停留时间和扩散力度来控制软化,也是目前比较精准的测试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简单快捷,稍加训练都能掌握。
2、烫中乳化:这个环节很容易被忽略,而造成干燥缺乏光泽有可能和这个环节不到位有关系。因为软化后的头发处于膨胀状态,处理不到位,残留的软化剂可能在后面加热的时候造成头发碱性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
软化到位后,先快速刮掉头发上的软化,用冷水冲洗发梢,阻止软化剂的隐性作用。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后,用洗发水彻底清洗。然后使用不含硅油的NPP水溶性蛋白,可以中和残留的碱性成分,补充头发所需的蛋白质,激活氢键,平衡酸碱度。
操作的时候,涂抹完NPP水溶性蛋白后,先搓揉均匀。放到40度的温水中浸泡3~5分钟,冲洗干净即可。
3、水分:卷发前头发上的水分多少,对烫后发质的光泽度影响很大。水分多少一定要根据发质来决定,健康发质水分太少,烫后的弹性不足。受损发质水分太多,烫后容易毛躁干枯,所以一定要准确的控制好卷发前头发上的水分。
★正确的做法是:
健康发质,卷发前毛巾擦干,就可以卷发。
受损发质,尽量擦干,水分越少越好。
只有这样操作,烫出来的头发才可能更有光泽和弹性。
4、卷杠子:这是谁都会的,但很多人卷的不到位,烫出来也会出现毛躁的现象。会卷杠子的人,即便软化后发尾有点毛躁,通过卷杠子,再配合加热,烫后头发一点都不会毛躁,这就是卷杠子的重要性。
★正确的做法是:
发片要分薄,热量穿透才均匀。烫出来的发尾才有弹性,才会光滑。发片太厚,热量不均匀,烫后的头发也会缺乏光泽感。所以,发片不能太厚。
5、加热:温度太低,氢键作用减弱,烫出来的卷芯是有卷没弹性,和冷烫差不多。温度太高,超过了头发的承受力,会导致出现碳化现象,尤其是受损的发质,不仅会毛躁,还会出现断掉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
要懂得加热是的递减和递增,才能更好的控制温度。加热和头发的干湿关系不大,而是和加热的次数以及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健康发质,120度10分钟,冷却2分钟,125度加热10分钟,冷却10分钟。
受损发质,120度10分钟,冷却2分钟,115度10分钟,冷却2分钟,110度5分钟,冷却10分钟。
6、2号剂定型:定型的作用就是通过氧化剂在头发中的膨胀作用,让切断的二硫键重新组合成新的二硫键。作用过度,会造成头发干燥毛躁、变脆易断、颜色变浅等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
冷却后,拆掉杠子,打空心卷固定。浸泡在2号剂中,可以烫头发充分吸收,定型过程中头发会产生回弹,让烫后的弹性效果更好。
定型的成分为双氧水和溴酸钠,双氧水的定型剂每隔5分钟一次,共涂2次即可;溴酸钠的定型每隔5分钟一次,共涂3次即可。
7、烫后洗发和造型:烫后必须用洗发水把头发上的二号剂洗干净,如果洗不干净,残留的二号剂中的氧化剂会持续作用,导致头发毛躁。造型的时候,毛巾擦干即可,也可用吹风机吹干发根,卷度的部位吹半干,然后自然晾干即可。
只要注意这些细节,即便是受损毛躁的头发,烫出来头发的光泽度都会提示很多,甚至比烫前的光泽度还要好。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码字辛苦,原创不易,抄袭必究!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我是时尚造型设计顾问成铭老师,希望我独特的见解和专业的解读能帮到你,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中继续交流或吐槽!技术交流可私信,关注我天天奉上各种美发技巧!